2億人的大變動

圖:John Danon

延遲退休之後,挺多靈活就業的人,會顧慮一件事。

比如:

“我是一個90後的寶媽,一直以靈活就業交的社保,已經交11年了。”

“現在延遲退休,還要繼續交嗎?”

問得挺扎心。

對於有公司工作的人來說,社保強制要交的,想太多沒有用~

但靈活就業不一樣了,可以自由選擇。

早在3年前,官方口徑公佈的「靈活就業者」就達到了2億人。以現在的情況,肯定只多不少。

像這位提問的寶媽,可能想着湊足原先最低的門檻,也就是15年,就可以上岸了。

於是咬着牙交社保,既交自己的,也交公司的部分。

但突然延長變成最少交20年,纔可以上岸。

就有點懵。

學生努力考到了60分,覺得可以鬆口氣了;

突然發現試卷後面漏了一道大題,試卷總分居然是120分

咋辦?

這試卷,還做不做了?

聊這個話題,要避開情緒化。

立足現實情況。

如果年輕朋友們,中年朋友們,真的因爲失業或其它原因,導致手頭很緊——

先顧好眼下苟且是最重要。

都吃不好穿不暖了,娃娃都嗷嗷待哺,一枚硬幣掰成兩枚花了。

哪有那麼多心思考慮N年以後的事?

只有解決了眼前的苟且,才能努力地到達遠方。

那,停一停社保也OK。

將來條件允許了再補上。

真正難以抉擇的是:

手頭不寬裕,但也略有存款,要不要交靈活就業社保?

交吧,內心有點不痛快。

靈活就業,交的大部分錢會進入大鍋飯;而大鍋裡的餅,又延後了。

以上海爲例——

靈活就業養老,按最低檔一個月要交1477塊錢。

只有591塊錢進了個人賬戶,其它的都進大鍋飯呢~

有一個潛規則可以稍講下:

社保繳費年限,可能比單純的檔次意義更大。

我們退休後拿多少養老金,包括了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也就是個人的錢+大鍋飯。

統籌賬戶會更佔大頭。

雖然大原則仍然是多交多得,這點毋庸置疑。

但僅從計發公式來講——

交高點的檔次,會多給大鍋飯多做貢獻;交最低檔次,倒是大鍋飯會更多補貼自己。

也算是一種共同富裕吧~

所以,如果我們探討的是「手頭緊張」交靈活就業社保的情形的話。

這種情形下可以考慮:

可交最低檔;

儘量保證多交一些年限。

而如果手頭寬鬆,自然是可以多交多得。

另外,手頭緊張的話,還有一些別的方法。

比如:

1)去戶口所在地交

或者是去其他城市繳費。

你在上海交靈活就業養老,每月最低要交1477塊錢;

在成都交的話,一個月最低只需902元。

一個月少交575塊!

但是要注意退休規則——

如果想在非戶籍城市辦理退休,通常會有“本城最低交費年限達10年”或“最後一年得在本地交錢”等要求。

另外部分城市還有一些特色化規則,如年齡等。

要做好功課~

2)更極端點:換賽道,改成交居民養老

居民養老交的錢很少,負擔會小很多。

但缺點是——領取水平低。

以及很重要的:

居民養老的繳費年限,不能合併到職工養老年限!

職工養老年限,倒是可合併到居民養老年限。

也就是說——

除非你堅決地打定主意,未來以居民養老的方式退休,退休金少點也無妨。

否則還是要慎重。

怕就怕,你已經打定要交居民養老,突然某天找到了高薪工作,有職工養老。

工作穩定,屬於鐵飯碗。

那——之前居民養老交的年限,就有點白費了。

當然,兩種個人賬戶的金額,倒是可以合併算。

PS.

說一千道一萬。

靈活就業交職工養老,肯定好於居民養老。

延退雖然讓人很懵逼,但手頭允許的話——交最低檔,還是好過於完全不交。

畢竟,會有個最基本的保障。

當然,如果你有穩定的工作,沒有失業,單位強制給安排了社保——

那,也不存在這些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