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萬個零件全球最複雜 首艘陸國產大型郵輪年底前交付

2500萬個零件全球最複雜,首艘大陸國產大型郵輪今年底前交付。(央視新聞截圖)

據大陸央視報導,近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在北京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協議包括建造2型16艘大型集裝箱船,金額達210多億元人民幣,創下了中國造船業一次性簽約集裝箱船最大金額的新紀錄,給紅火的中國造船業再添一把火。實際上,在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已經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62.8%。在市佔率不斷擴大的同時,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大量高技術船舶已經成爲中國造船業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眼下,在長江入海口,中國第一艘大型郵輪進入了交付前的調試階段。因爲設計建造難度極高,大型郵輪與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航空母艦一起,被譽爲造船工業「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也是目前中國人尚未摘取的最後一顆明珠。目前這艘「巨無霸」正在進行交付前的最後一道調試程序。

一艘大型郵輪就好比是一座海上的移動城市。郵輪在大海航行,要經受風浪考驗,要自己解決供水、供電、排污等基本問題,在有限空間實現如此繁雜的功能,難度可想而知,也直接體現了一個國家的裝備建造能力和綜合科技水平。

作爲目前全球最複雜的單體機電產品,這艘大型郵輪的零配件數量多達2500萬個,相當於大飛機C919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線纜超過4300公里,約等於上海到拉薩的距離。

在郵輪建造過程中,不僅線纜佈置複雜,重量也是個極爲敏感的因素。首艘大陸國產郵輪船身自重約6.5萬噸,自重每增加1噸,意味着登船物資或人數就要減少,爲了從源頭控制重量,它大量使用了4毫米到8毫米的薄形鋼板。

爲此,外高橋造船還專門打造了生產薄板的智慧生產線,採用雷射光切割、雷射光復合焊接等技術,提升薄板調運、切割、加工和建造的效率與精度。在對海外郵輪建造技術的消化吸收、融合創新的過程中,中國船舶工業也逐漸摸索出了一套自身的郵輪建造體系和標準。

這艘足足有24層樓高的大型郵輪,投入使用後最多可容納6500多人。住宿和休閒娛樂區共有14層甲板,超過4萬平方公尺的公共區域面積配置了多個餐廳、劇院、購物區、水上樂園、健身房、籃球場等豐富多樣的休閒娛樂設施。

目前,大型郵輪是中國造船工業唯一尚未完成的高技術、高附加值船舶產品。能夠製造出完全符合國際標準大型郵輪,意味着中國造船技術的一個新的飛躍,將讓中國成爲繼德國、法國、意大利、芬蘭後全球第五個有能力建造大型郵輪的國家。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總經理、大型郵輪項目總設計師陳剛表示:「通過郵輪首艘船的建造,引領我們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能夠在國際市場上搶到更多的民船訂單。」

首艘大陸國產郵輪初具規模,而當數千人在爲最後的交付而忙碌的時候,在一旁的焊接生產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加緊生產着第二艘郵輪的零配件。第二艘大陸國產豪華郵輪的總長度達341米,總噸位超過14萬噸,相比第一艘又大出了一圈,但是有了自動焊接船體零配件的機器人加持,交付週期卻比首艘郵輪壓縮了整整6個月。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造船業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指標國際市佔率均保持世界第一。連續13年位居全球榜首。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新接訂單量達到925萬載重噸,佔到全球市佔率的62.8%。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信息部主任鄭一銘表示,「2011年,中國新接訂單中散貨船的一個佔比接近70%,到2022年散貨船的佔比已經降到了接近40%,但是另一些船型,比如像集裝箱船、LNG(液化天然氣)船代表的氣體船佔比在增加,反映出中國新接訂單的一個船型的結構性的變化,表現了中國新船訂單技術含量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