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初中化學新教材新在哪裡(一)
九月份開始,不少學科的教材都作出了改變,初三化學便是其中之一。
對即將使用新教材的同學們來說,改和不改,改了哪裡沒有所謂,畢竟他們本就是一片空白,老師說什麼他們就學什麼。但是對即將使用新教材的負責任的老師來說,研究新舊教材的差異,理解和體會新教材的主要變化,思考未來的教學和過去的的差異,則是一堂必修課。
區老師工作室的化學老師陳老師,就是這樣一個負責任的老師。她研究了一輪,也對比了很多其他化學老師的分析,特地叮囑我把這篇文章分享出來。
所以,今日的內容,頭條和次條,分別是對初三化學新教材的變化作出的非常詳細的分析,文章來源爲公衆號鑫祺曉音,已徵得作者本人同意分享。
順便多說一句,區老師工作室,除了我的初中數學、龔老師的高中數學以外,還有非常優秀的物理、化學老師,如果你有需求,不妨聯繫小助手叮噹老師瞭解課程詳情。
以下正文
課標引領變化
教材指導思路
理念改變教法
新標題、新框架、新內容——新理念、新思路
依據課程標準,構建主題大概念統領下的教材體系,因此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新教材展現了很多新面容:
單元、課題名稱和單元數目的改變:
舊教材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科學”改爲:“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
舊教材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改爲:“空氣與氧氣”
舊教材第四單元課題3“化學式與化合價”改爲:“物質組成的表示”
舊教材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改爲:“化學反應的定量關係”
舊教材第六單元課題1“金剛石、石墨、C60”改爲:“碳單質的多樣性”
舊教材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改爲:“能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
舊教材九下是5個單元,新教材九下改爲4個單元,將原第十單元“酸和鹼”及第11單元“鹽和化肥”兩個單元合併爲一個單元——第十單元“常見的酸、鹼、鹽”
舊教材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改爲:第十一單元“化學與社會”
從生活化走向了“大概念”,小小的標題也要讓素養立起來。
個別知識點的刪除與整合:
第一單元舊教材的課題2和課題3合併爲“化學實驗與科學探究”,精簡了探究的內容,刪去了“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探究”;
第四單元舊教材的課題1“愛護水資源”和課題2“水的淨化”合併爲“水資源及其利用”,刪除了硬水與軟水的區分;
第五單元舊教材的課題2“如何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和課題3“利用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這兩個課題的內容整合爲“化學方程式”;
第六單元舊教材的課題2和課題3調整順序,先二氧碳的性質,後製取二氧碳;
第七單元舊教材的課題2“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的化學反應能量變化調整到課題1,同時結合燃料的充分燃燒和不充分燃燒的內容強化了化學反應的調控;
第十單元“常見的酸和鹼”把舊教材的課題1的酸鹼指示劑和課題2的溶液酸鹼度的表示法pH整合爲課題1“溶液的酸鹼性”,先定性後定量;刪去了舊教材化肥和農藥中的農藥,化肥的種類減少了,刪去了化肥的簡易鑑別;
第十一單元將舊教材中的三個課題調整爲兩個課題:“化學與人體健康”“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化學與人體健康”包括了元素與人體健康、合理膳食、合理用藥,合理用藥是根據課標的要求增加的。
新增了10個跨學科實踐活動:
第二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1 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與使用;
第三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2 製作模型並展示科學家探索物質組成與結構的歷程;
第四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3 水質檢測及自制淨水器;
第五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4基於特定需求設計和製作簡易供氧器;
第六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5 基於碳中和理念設計低碳行動方案;
第七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6 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
下冊第八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7 垃圾的分類與回收利用;
第九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8 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製鹽;
第十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9 探究土壤酸鹼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第十一單元末:跨學科實踐活動10 調查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應用。
新引言、新素材、新表述——與時俱進。
新課程的目標突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化學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與實踐,科學態度與責任,教材也要積極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地。
新增單元引言
單元引言是密切結合單元內容的特點,提煉通過單元學習所形成的化學觀念,發展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的能力,養成的科學態度與責任。
第一單元引言:大到宇宙中的天體,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粒子,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物質世界。各種物質之間存在着多種相互作用,也不斷地發生着變化。認識物質及其變化,是研究、解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前提。
科學探究是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重要實踐活動。實驗既是科學探究的重要形式,也是學習化學的主要方法和途徑。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是開展化學實驗探究的基本保證。
第二單元引言:我們生活的地球表面有一層厚厚的空氣,你可能已經知道它的成分,但你知道各成分的含量是多少嗎?各種成分又有哪些用途呢?
我們可以通過化學實驗認識空氣的成分,以及空氣中的重要氣體——氧氣的性質,初步瞭解化學研究的方法,養成注重實證的科學態度。
優化欄目:
方法導引,引導學生梳理認識思路,學習科學方法。
整理與提升,引導學生自主建構大概念,形成觀念,發展思維,提煉化學科學的認識視角,認識思路,認識方法等。
新素材
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
當代中國的科技新成就:
增加介紹中國科學家的貢獻:
與舊教材一致,繼續介紹張青蓮院士;
第二單元結合催化劑的內容增加了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閔恩澤院士的事蹟;
第三單元增加了徐壽的事蹟的介紹。徐壽是中國傑出的科學家,是近代化學的啓蒙和先驅,也是中國現代科學教育的開創者;
第八單元結合稀土元素素材,增加了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徐光憲院士的事蹟的介紹;結合金屬材料的使用,圖片展現我國大國工匠高鳳林正在焊接火箭發動機的噴管,體現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第十一單元以“調查研究”欄目的形式,增加了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青蒿素的材料,讓學生去查閱資料,瞭解屠呦呦這些科學家發現青蒿素的研究過程以及化學發揮的作用。
增加了範旭東先生的事蹟素材,範旭東先生的在是中國民族工業的奠基人之一。
單元的標題頁插圖重點展現了中國的自然風光、科技成就、標誌性建築等:第一個單元是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開幕式的焰火的照片;第二單元是呼倫貝爾的大草原的風景;第四單元是西藏的山南冰川;第六單元是岳陽樓圖;第七單元是神舟16號飛船發射;第八單元是廣州的大橋;第九單元是山西運城的七彩鹽湖;第十一單元是大興國際機場。
展現化學在保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第二單元介紹了空氣質量日報,體現空氣改善所取得的成就,藍天保衛戰的成果;
第四單元介紹了古代的調水工程和現代的南水北調工程,講水資源安全;
第七單元介紹了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清潔發電體系,講能源安全;
第八單元介紹了稀土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的問題,保證國家資源安全;
新增了實驗安全圖標:護目鏡、洗手、用電等。
新表述
化學的概念:舊版教材是“化學是從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及變化規律的科學”。新教材是“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應用的一門基礎學科,它的特點是從分子層次認識物質,通過化學變化創造物質。”強調了物質的轉化,體現化學的價值。其次強調從分子層次認識物質。
化學用品的概念:新教材把化學藥品都改成化學試劑,不再說藥品。化學器材統一稱爲化學用品,用品包括儀器、試劑這兩方面。石棉網更換成陶土網,因爲石棉網對人體有害。
圍繞着核心素養的培養,構建主題大概念統領的教材結構體系,突出實踐育人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和化學價值的認同,新教材的變化是積極的、可喜的。但這些變化依然是治標不治本,科學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這需要全課程全體系的改變,義務教育階段必須解放學生的天性,壓縮課程減少內容,不灌輸不逼迫,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不被學業成績囚禁,不以分數論英雄,教師的教更多的是爲了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原理、方法、工具,提供資源提供參考,讓學生有選擇權,有時間靜下心來主動學習,主動思考探究,敢於質疑,樂於實踐。
科學的世界
五彩斑斕
創新的路徑
奇思妙想
可是孩子啊
想要快樂
轉載:鑫祺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