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獨家視頻丨專訪COP29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高質量全球集體量化資金目標,是全球提升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的重要基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巴庫報道
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大會期間,中國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趙英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迪拜COP28大會完成了首次全球盤點,今年圍繞着資金議題,各方如果能夠按照《巴黎協定》的授權,達成一個有力度又可實現的高質量全球集體量化資金目標(NCQG),對明年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各國,提升新一輪更有力度的國家自主貢獻(NDC)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以下爲視頻文字實錄:
《21世紀》:關於氣候變化你想對青年人說些什麼?
趙英民:氣候變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我們不僅要保護我們這代人,我們還要保護我們的未來,而未來就是青年人。所以我這次看到有很多年輕的朋友參與國際的氣候進程,特別是我們中國的青年更多的參與到當中來,我覺得非常的好。面對全球的人類共同面臨的氣候危機,有青年人的加入,使得我們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21世紀》:《巴黎協定》中1.5℃和2℃之間的關係?
趙英民:全球氣候進程是按照《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巴黎協定》所達成的這些原則、目標、規則等等在進行的。氣候變化的全球進程的基石是《公約》和《巴黎協定》。因此,我們現在談判所遵循的各方能夠推動大家達成的就是基於遵守《巴黎協定》規則,遵守《公約》所明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公平地自下而上尊重各國的國情、各自能力來做這件事情,那麼《巴黎協定》非常明確,目標是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最好是1.5℃之內。因此,我們要在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下來做。但是坦率的說,由於發達國家遲遲沒有兌現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這些義務,所以導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還有很大的缺口。我們呼籲發達國家要兌現自己的承諾,更多的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方面,要彌補自身的差距,推動全球共同努力,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各個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能力不同,但是大家都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堅定不移地朝着綠色低碳轉型的這個方向去走,我們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逆全球化、脫鉤、斷鏈、退羣等這些不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行爲。
《21世紀》:你對於本次談判有何期待?
趙英民:每一次多邊進程,其實都是各方利益博弈的一個過程。但是我覺得,只要我們各個締約方都堅守、都認可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的授權,就一定能夠在不同中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這個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大會的成果。
《21世紀》:你對於氣候融資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的看法是什麼?
趙英民:長期以來,全球氣候進程之所以出現了這麼大的缺口,或者說,目前各國的NDC(國家自主貢獻)的努力還不足以滿足或者達到《巴黎協定》明確的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力爭1.5℃之內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的這種責任義務沒有盡到,所以資金問題,對全球氣候進程來說非常的重要。
去年迪拜(COP28)大會完成了首次全球盤點,找到了減緩、適應、資金方方面面的差距。今年圍繞資金議題,各方如果能夠按照《巴黎協定》的授權,達成一個有力度的又是可實現的高質量的全球集體量化資金目標(NCQG),那麼對明年發展中國家乃至全球各國,提升新一輪更有力度的NDC(國家自主貢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今年關於資金議題的談判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還是呼籲各方兌現自己的承諾,遵守《公約》和《巴黎協定》明確的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的責任和義務,從而推動全球進程。
(本報見習記者雷椰對本文亦有貢獻)
「1.5℃ Talk」專欄介紹: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在COP29上發起「1.5℃ Talk」專欄,通過專訪與對話爲行業及公衆提供關於《巴黎協定》十週年和1.5℃目標挑戰的深入見解,助力提升氣候雄心,推動行動落地。
《巴黎協定》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里程碑,其核心目標是控制全球溫升2℃以內,力爭1.5℃。去年在阿聯酋迪拜召開的COP28是《巴黎協定》生效後的首次全球盤點,全面“考覈”了全球落實《巴黎協定》的進展與差距。盤點結果表明,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到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再到爲脆弱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所有氣候行動領域的進展都過於緩慢。隨着《巴黎協定》簽署即將進入第十年,國際社會期待各方進一步加大行動力度,實施更嚴格的減排措施和可持續發展方案,力爭實現控制溫升1.5℃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