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桃園文創博覽會「桃園超有種TAOYUAN SUPER SPECIES」,展現多元共榮的桃園文化生態圈!

2023桃園文創博覽會以「桃園超有種TAOYUAN SUPER SPECIES」作爲展覽主題,涵蓋觸及藝術文化、多元族羣、自然環境、農業技術、科技藝術、青年發展、兒童教育的七個主題展區、城市演化及文化再創議題的五場交流論壇、結合在地特色與族羣文化的十二場主題工作坊、由各界藝術工作者帶來多元表演形式的七場視覺與聽覺饗宴。展期自11月25日起至12月10日止,在全新整修的中原文創園區登場。

【展覽】2023桃園文博會11/25中原文創園區!以7大主題+桃園超有市帶大家探索城市

「桃園超有種TAOYUAN SUPER SPECIES」的多元生態圈,見證桃園蓬勃發展的文創產業。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桃園文創博覽會」,這個自2018年起由桃園市政府舉辦、首創全臺的地方文創博覽會,已於今年邁入第三屆,由府內文化局、客家事務局、原住民族行政局、農業局、青年事務局、教育局、經濟發展局等七個單位聯合挹注資源,通過設計創意推動城市行銷,提升地方文創品牌能見度。本屆博覽會移師至原國防部後勤倉儲區的「中原文創園區」,成爲園區正式對外開放的第一場大型活動,邀請民衆加入「桃園超有種TAOYUAN SUPER SPECIES」的多元生態圈,見證桃園蓬勃發展的文創產業。

2023桃園文創博覽於中原文創園區展開!以七大主題展覽+展售市集帶領大家探索城市。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七大主題展館形塑桃園的文化能量

七大主題展館『藝形種|給桃園的柔軟訊息』、『聲紋種|多元之聲的交響曲』、『水系種|讀水走溪,內陸水文大探勘』、『新生種|外帶一杯在地桃搖』、『科藝種|飛向桃園新宇宙』、『未來種|一分鐘的高校青春』、『迷你種|兒童遊樂指南』,由總策展人王耀邦聯手分區策展人黃偉倫、柯智豪、吳孝儒、徐景亭、邱子軒、王宗欣,融合生物學演化的角度,聚焦桃園在自然景觀、多元族羣、城市建設與工農雙產業發展過程中,經過遺傳、重組、突變而進化出獨樹一格的城市面貌及文創特色。

『聲紋種|多元之聲的交響曲』以各族羣生活場域、節慶飲食等既有聲景爲主調,與創作歌手合作,用族羣各自的母語發聲,重新詮釋傳統歌曲,演繹桃園文化的交響樂。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科藝種|飛向桃園新宇宙』呈現桃園透過數位科技的技術整合與藝術轉化,爲人打開多扇通往桃園不同宇宙的門,在歷史、文化、城市、地域間恣意穿梭,擴大想像。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桃園超有市」設計導入、味蕾整合

由米力統籌策劃的「桃園超有市」,分爲開幕假日市集和例行展售。位於草溝區的例行展售,集結了桃園在地的品牌駐點,迴應策展核心概念「遺傳」、「個體差異」、「重組」、「突變」,和在地品牌諸如郭元益糕餅博物館、CAFE!N、馬祖新村職人品牌(立體書制本所.木窩窩.調香木屋)、大頭目的店、向記食品、之外 島嶼販賣部、恆器制酒,一起尋求創新、突變、融合,從利用在地食材重新詮釋自家經典菜色,如眷村醬料炒泡麪、緬甸茶葉醬茶泡飯、地瓜酒烤香腸等,到返鄉創業青年的手作質感選物,如木質盆器、紙工藝品等,呈現出多元活力的桃園。

擔當「桃園超有市」的顧問徐仲提及,「文創一詞包含了兩部份,分別是文明的詮釋和創新的演化,前者是文明發展的天然奠基,後者是居住者對生活的展望。」桃園過去曾遍植桃花,故名桃園,甫結束的開幕假日市集即以桃花的意象展開,花瓣五瓣分別代表臺菜、原住民菜、新移民菜、客家菜、外省菜五種族羣。不同於過往的市集,攤位以戶外帳篷錯落於公園之中,隨性擺放的Cube化爲露營餐桌,流動的動線彷彿週末一家到公園野餐般,用輕鬆的氛圍帶領民衆從餐飲中體驗不同族羣的聚落共和與在地品牌的創新突變。米力提及,本次爲展現各族羣料理的不同特色,深入民間搜尋店家,卻也在過程中碰上策展轉換的難題。「這些料理都很道地,老闆們對於美食有純粹分享的心情,但他們可能從不在意Logo,或不知道爲何解析度需要這麼高。」爲讓整體視覺清爽統一,米力爲本次市集重新規劃了店家專屬設計。

多元族羣的共榮不只是桃園的現在進行式,也是臺灣文化的縮影,而吃食是不同文化之間互相理解與交流的方式,除了吃在嘴裡的日常滋味,更從歷史的長河中,見證臺灣文化的進化與文化融合。

草溝區展出品牌:CAFE!N 硬咖啡、馬祖新村職人品牌(立體書制本所、木窩窩、調香木屋)、郭元益糕餅博物館、向記食品、島嶼浪漫販賣部、恆器制酒。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草溝區例行展售攤位設計,以開放式型態邀請民衆入座與店家交流互動。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利用在地食材重新詮釋自家經典菜色,以吃食體驗臺灣文化的日常滋味。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由米力統籌策劃的「桃園超有市」, 其中開幕假日市集爲11月25-26日於三角公園的限定場。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以戶外帳篷錯落於公園中,匯聚30組特色品牌的族羣料理與文創商品,帶來桃園多元文化的面貌。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

探究生活文化的本質

另有十二場工作坊,延伸自桃園多樣文化,包括代表客家文化的粄食工作坊、閩南文化的品醬油體驗、泰雅文化的泰雅音樂工作坊、滇緬文化的米幹工作坊、越南文化的果凍花工作坊等,透過有趣的實作,瞭解不同族羣由古至今的歷史演變,無論是吃食抑或音樂,點滴堆積成爲文化。

其中有部分工作坊自展覽主題加以延伸,例如12/9的「嘻哈創作工作坊」,自『未來種』展區延伸,邀請PUZZLEMAN帶領大家利用手指鼓,編輯屬於自己的旋律;還有12/8的「客家八音樂器體驗」,帶領民衆體驗客家日常與節慶文化,及南北客家不同的日常之聲。

桃園這座城市具備山林資源與豐富水文的生態地理、不同宗教信仰的文化交融、多元族羣的更迭聚散、工業農業交通運輸的多產業發展等特徵,城市從其「繁衍」過程和「迭代累積」的生態節奏中孕育出多面而獨特的城市姿態,進而形塑出桃園的超有種生態圈:形態各異、各擅勝場,在一連串連續、微小且隨機的變化中,運用設計、創意、文化轉譯等本領,跳出原先系譜的框架界線,尋找最適合所處環境的變異型態,使適應性得以發生,由此探問城市的潛力,發掘城市新型態DNA。

有形與無形的文化滋養土地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邱正生指出,「從閩南族羣、客家族羣、海外移工、原住民族、新住民到眷村居民,多元族羣衍生的多元文化風景,是桃園最珍貴的禮物。不僅如此,近年桃園屢屢成爲六都中平均年齡最年輕的城市,這讓桃園在各方面都顯得活力豐沛且朝氣十足。桃園像一隻涵容力高又進化速度極快的超級物種,隨着多元文化的混血交融、城市建設和工農雙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其獨有的演化節奏,意欲成爲臺灣所有城市裡,打造多元共存與共榮的典範。」

總策展人王耀邦也說,「桃園的多重性格反映在族羣上、文化上、產業上、地理上,我們從溪流到山林的地理地貌、藝術與科技的加乘應用、產業與品牌的能力優勢以至聲音與語言的族羣特色等切角,採集到諸多有形及無形的寶藏,透過地區性視角看待城市的流變,希望廣邀所有在地與非在地的觀展者親臨探索,帶給桃園的超有種生態圈持續活化的動能!」

逢週末皆有豐富的體驗工作坊,延伸自桃園的多元族羣與文化特色。圖片提供/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格式設計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