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神回顧/《奧本海默》、《灌籃高手》全輸給這部片?年度熱門十大在臺上映電影
這些襲捲社羣的2023年度人氣電影你看過幾部?(示意圖/shutterstock)
叫好叫座的2023年度電影!
2023年就要結束了,在這一年裡你看過多少部電影呢?今年許多風靡全球的現象級電影,也在臺灣掀起熱潮,例如講述原子彈之父一生的《奧本海默》(Oppenheimer)、擁抱每一個獨特靈魂的《Barbie芭比》、重現經典「山王之戰」的《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等,都創下驚人的成績。
國片的部分,加入同志議題和冥婚元素《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大受好評,拿下金馬最佳改編劇本獎。衆多精彩的電影作品中,哪一部有着最高的網路討論度呢?《DailyVi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調查出2023年度電影聲量排行Top 10!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強片上榜吧!
NO. 10 《閃電俠》(The Flash)
《閃電俠》改編自DC漫畫旗下同名英雄角色的超級英雄系列電影,是DC擴展宇宙的第13部作品。
該片爲「閃電俠」一角第四次出現在真人版電影中,同時也是第一部以閃電俠爲主角的真人版獨立電影。DC以這部作品作爲正式重啓多重宇宙的開端,除了兩代蝙蝠俠都回歸外更有許多重量級英雄出場,獲得影迷好評。
一人分飾兩角的Ezra Miller精湛的演技驚豔衆人,電影整體的劇情發展,也爲往後的DC英雄電影舖路,成爲推進DC多重宇宙的重要作品,「伊薩米勒一人分飾兩角的演技,紮實地演出兩種人格特質」、「米高基頓迴歸,再度飾演蝙蝠俠,不知感動多少老影迷」、「《閃電俠》對於人物塑造下過功夫」。
NO. 9 《鈴芽之旅》(すずめの戸締まり)
新海誠的新作《鈴芽之旅》在今年一上映就一舉成爲新海誠近3年來網路討論度最高的動畫電影作品。以日本311大地震爲創作背景,和《你的名字。》、《天氣之子》合稱新海誠的「災難三部曲」。這部電影代表着獻給災後日本社會的溫暖,給了許多人力量和勇氣。
以17歲的少女鈴芽爲主角,和「閉門師」草太邂逅的她,因爲一次意外導致日本各地出現無數開啓的「門」,爲了阻止災厄發生兩人因此踏上一場「關門之旅」。每一扇門的背後,都是難以言喻的沉重回憶,以關門爲象徵,《鈴芽之旅》鼓勵着人們走出過去的傷痛,「音樂、美術都一如既往高水準」、「這部對於『無力感』塑造得蠻好的,有好幾幕都讓人非常激動」。
NO. 8 《驚奇隊長2》(The Marvels)
接近年尾才上映的《驚奇隊長2》,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帶出許多網路討論,躋身2023年度電影網路聲量排行榜前10名,是2019年《驚奇隊長》的續集,同時也是2022年的Disney+影集《驚奇少女》的續作。以漫威最強女英雄「驚奇隊長」卡蘿(Brie Larson 飾)爲主角,電影中她和「驚奇少女」卡瑪拉(Iman Vellani 飾)相遇,再加上「光子」莫妮卡(Teyonah Parris 飾),三人組成團隊,共同對抗達本保衛宇宙。
齊聚三大女力的《驚奇隊長2》,讓許多喜歡女英雄的漫威迷們都看得十分過癮,本片也是漫威電影宇宙的第33部作品,更請來韓星樸敘俊出演,引發話題,「第一場打戲角色切換的鏡頭很有新鮮感」、「樸敘俊出來時噴笑了」。
NO. 7 《玩命關頭X》(Fast X)
接續2021年的《玩命關頭9》,《玩命關頭X》爲該系列的第十一部電影作品。主角「唐老大」(馮迪索 飾)透露,本片爲最終章第一部,同時也是該系列的倒數第二作。《玩命關頭》系列自2001年第一部上映以來,已經走過20多個年頭,《玩命關頭X》做爲完結篇的開端,讓粉絲們期待中又帶點不捨。
身爲史上最經典的賽車動作大片,《玩命關頭》系列電影每一部上映都造成話題,歷時多年大作即將步入結尾,感動之餘雖然不免帶了點傷感,但《玩命關頭X》精彩的內容仍讓粉絲看得超級滿足,「超好看,從開始到結束完全沒有冷場」、「個人覺得第十集他是一個連貫性蠻強的劇情」。
NO. 6 《做工的人》電影版
改編自作家林立青以自身經歷寫成的同名散文集,《做工的人》在2020年推出電視劇,聚焦於勞工階層的故事是臺灣影劇裡少見的題材,對於小人物的深刻刻畫直入人心。電視劇版本呈現了工地夥伴阿祈(李銘順 飾)、阿欽(柯叔元 飾)、昌哥(遊安順 飾)阿全(薛仕凌 飾)等人的兄弟情誼,電影版的時序則在幾人初識之時,是故事的前傳。
在電影版中觀衆能夠看見「浮浪貢」(Phu-Long-Kong,臺語「吊兒郎當、不正經」之意)們真切又可愛的情誼,更加入了阿祈的兒子「小杰」一角,除了寫實的工地人物羣像外,也有動人的親情,面對自己身爲「工人」的父親,年幼的孩子心中彆扭和體貼,讓許多人淚灑電影院,「好看,工地生活很真實」。
NO. 5 《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要說今年最具代表性的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絕對當之無愧。由許光漢、林柏宏、王淨等實力派人氣演員主演,將臺灣的「冥婚」習俗融入電影中,並探討同志議題,一段意外開啓的人鬼羈絆,跨越陰陽兩界、種族和性別認同的緣分,開啓了奇妙的故事。
電影中吳明翰(許光漢 飾)和毛毛(林柏宏 飾)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精湛的演技讓兩人雙雙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毛毛的一句「不敢相信」更成爲了年度流行語。除了歡喜冤家般的逗趣互動外,迥異的兩人相互理解的過程也令人爲之動容,對許多人來說這也是讓同溫層外的人看見不同性別族羣樣貌的契機,「可以榮登國片第一了」、「這部真的值得二刷」、「蔡依林的歌(《親愛的對象》)太配了,回家一直聽」。
NO. 4 《Barbie芭比》(Barbie)
由「小丑女」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主演的《Barbie芭比》,在上映前就已經引來許多關注及討論。將存在於許多人童年中的玩伴芭比化成實體的國度,劇情講述「典型芭比」在某天發現自身變異後前往拜訪被遺棄的「怪芭比」,決定和男友「典型肯尼」一同前往現實世界尋找問題的解方。
在找尋答案的過程中,種種經歷讓兩人開始思考身分認同的問題,電影透過總是被塑造成完美形象的芭比娃娃引導人傾聽自我與內心的聲音,帶人看見受到刻板印象束縛的女性,同時讓大家重新找回自己身上的獨特性,讓每個人可以成爲自己。不少人因爲劇情大受感動,也得到勇敢做自己的力量,「很像一場精彩的演講,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真實呈現了這個世界對女性的要求,總是如此艱難又矛盾」。
NO. 3 《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
日本人氣動漫《灌籃高手》存在於許多人的青春回憶中,當年漫畫版於1996年完結後,動畫版同時也播出最後一集,進度只停留在「全國大賽篇」之前,後續劇情並沒有再製作成動畫,成爲許多粉絲心中永遠的遺憾。《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接續先前動畫版的劇情,將當年未完的後續補上,時隔26年《灌籃高手》動畫版結局以電影式登上大銀幕,圓滿了讀者們多年來的心願。
《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以湘北籃球隊中身形矮小的控球后衛宮城良田爲主角,和先前櫻木花道的視角不同,帶大家以嶄新的角度看見不一樣的故事。這部粉絲們期待已久的大作,在臺上映短短3日就累計超過7千萬票房,更登上臺灣影史日本電影票房的第2名,「湘北五人的歸來讓我熱淚盈眶」、「怎麼看場球賽看到淚流滿面」。
NO. 2 《奧本海默》(Oppenheimer)
由天才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執導的真人傳記電影《奧本海默》一上映就在全球各地掀起話題。找來好萊塢影星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飾演「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片中細膩地探討了奧本海默的每一個行爲所帶來的後果與影響,長達3小時的劇情是諾蘭至今爲止拍過最長的電影。
演員細膩的演技,再加上大量不使用特效的實景拍攝,以及對於歷史、戰爭、科學、人性等種種議題的深入刻畫與探討,讓這部電影被譽爲史詩級的作品,延伸出來的種種討論,更讓該作的影響力持續發揮,許多人表示這是一生必看的一部作品,「覺得好難過,希望不要再有戰爭出現」、「這場大規模的毀滅,究竟該歸咎於誰?這一連串彷彿核分裂般沒有停止的連鎖反應,我認爲世界上所有人都可能是這場反應中的中子」。
NO. 1 《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
在2023年創下最高網路討論度的電影,是話題滿滿的《小美人魚》。這部電影在公佈選角之初就備受爭議,女主角愛麗兒(Ariel)找來了黑人歌手Halle Bailey飾演,引來不少忠於原着動畫的粉絲不滿,認爲演員的外形和原作形象差距太大。
《小美人魚》真人版因爲選角爭議而成爲2023年網路聲量最高的電影,從公佈選角到電影上映以來社羣上一直有許多相關討論。有人認爲《小美人魚》的故事最初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角色形象,找Halle Bailey飾演並無不妥,並指出外界的質疑反而是一種歧視;也有人覺得迪士尼動畫中的小美人魚形象已經深植人心,找來外貌條件完全不相符的人出演是一種對於原着的不尊重,兩派意見引發論戰。不過許多人在聽過Halle Bailey後表示能夠理解爲什麼選擇由她飾演小美人魚,「她唱出了我心中的愛麗兒」。
【網路溫度計調查結果之圖文,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改寫】
分析說明: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爲2023年01月01日至2023年12月19日。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羣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針對討論『2023年臺灣上映電影』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爲本分析依據。
本文所調查之結果,非參考投票、民調、網路問卷等資料,名次僅代表網路討論聲量大小,不代表網友正負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