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旅發展統計公報:5A級旅遊景區302個 增加22個
人民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劉佳)爲進一步向國內外全面客觀展示我國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成就,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佈2020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公報顯示,2020年末,納入統計範圍的全國各類文化和旅遊單位34.16萬個,比上年末減少0.63萬個。其中,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所屬單位66555個,減少221個;從業人員69.98萬人,增加0.46萬人。2020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7581個,比上年末減少214個;從業人員43.69萬人,增加2.44萬人。2020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場館2770個,比上年末增加54個;觀衆坐席數187.98萬個,增長3.4%;全年共演映58.84萬場,比上年下降54.2%;觀衆6064.67萬人次,下降51.7%。2020年末,全國共有美術館618個,比上年末增加59個。全年共舉辦展覽5988次,比上年下降17.6%;參觀人次2186.76萬人次,下降47.1%。2020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212個,比上年末增加16個。
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進一步支持引導文化市場經營單位改進服務、轉變形象,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水平。起草制定《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的通知》等制度規範性文件,爲市場監管提供政策保障。修訂印發演出管理有關工作指引,建立完善卡拉OK歌曲內容自審機制,實施實現遊戲遊藝設備內容審覈“一網通辦”和設備全流程電子標識管理。健全旅遊安全管理體制機制,組織開展2020年旅遊安全雲課堂培訓,指導地方文化和旅遊部門和企業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40餘次,培訓人員近3萬人次。進一步完善文化和旅遊市場新型監管機制,加快建立以信用爲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深入開展信用評價規範研究,推進文化和旅遊市場“失信名單”管理常態化,研究推進文化市場服務質量提升工作,落實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計劃,開展第三方評估,進一步提升政策效能。完善星評制度,推進旅遊住宿業標準化工作。組織開展全國導遊資格考試和中高級導遊等級考試,實施導遊專業素養研培計劃。
公報顯示,2020年末,全國共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0.89萬家,從業人員160.91萬人,營業收入9967.49億元,營業利潤1699.70億元。根據31074家旅行社統計數據顯示,全年旅行社營業收入2389.69億元,營業利潤-69.15億元,直接從業人員32.25萬人。根據8423家星級飯店統計數據顯示,全年星級飯店營業收入1221.53億元,平均房價313.91元/間夜,平均出租率39.0%。
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全面加強文化和旅遊市場執法,線下開展四輪文化和旅遊市場“體檢式”暗訪評估,範圍基本覆蓋全國各省。配合網信辦等部門開展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行動,排查具有網絡表演業務的手機直播應用軟件。開展違法違規互聯網文化活動查處,檢查各類互聯網文化經營單位,清理下線各類含有違規內容的網絡文化產品。加強假日旅遊市場執法,部署執法隊伍巡查景區等47萬餘次,及時處置問題1100餘個。部署嚴查“直播帶貨”旅遊產品,查處違規旅行社和網店30餘家。開展第一批旅遊市場集中辦案,集中查處一批旅遊市場典型案件。開展重大案件評選,評選87件2019-2020年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重大案件。聯合中央宣傳部、公安部、最高檢等部門督辦42起社會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推進全國文化市場技術監管與服務平臺建設應用,全年通過該平臺進行舉報登記8827件、辦結6725件;累計發起日常檢查316.41萬件,出動檢查1088.94萬人次;建議立案2.09萬件,累計辦結案件2.84萬件。
2020年5A級旅遊景區302個 新增22個
2020年,文化和旅遊部成立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中華文化資源公共數據庫建設方案、數據規範和旅遊資源普查工作技術規程,開展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示範項目,推出22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15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公佈第二批97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680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開展“心靈四季・美麗中國”“感受美麗家鄉、發現戶外精彩”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和全國冰雪旅遊宣傳推廣活動和“最美風景在路上”自駕遊系列推廣活動,支持黃河、長城、長江等旅遊推廣聯盟開展跨區域主題推廣。應對疫情影響及時開設“鄉村旅遊面對面直播課堂”,完成49期課堂,累計學習超過70萬人次。組織編印《“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自駕路書》,推動開設“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客源援藏專列”,積極發揮旅遊助力脫貧攻堅積極作用,2.26萬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全部脫貧。深入實施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培養項目,舉辦紅色旅遊發展典型案例徵集展示活動、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紅色旅遊創意策劃大賽、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紅色旅遊雲課堂、“紅色之旅 壯美兵團”等活動,紅色旅遊發展持續向好。
公報顯示,2020年末,全國共有A級旅遊景區13332個,比上年末增加930個。其中,5A級旅遊景區302個,增加22個;4A級旅遊景區4030個,增加310個;3A級旅遊景區6931個,增加733個。2020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國內旅遊收入2.23萬億元,同比下降61.1%。
2020年,文化和旅遊系統、文物系統進一步貫徹落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見》《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健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機制、文物保護工程管理制度體系,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和中國文化基因研究相關工作,啓動南水北調東線二期考古和文物保護工程。國家文物局深入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公佈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共22個片區,涉及31個省228個市988個縣。推動各地制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公佈革命文物名錄等,加強革命文物保護項目的組織實施,共批覆國保、館藏一級革命文物保護項目246個,推出“武漢革命文物線上展示月”“遵循先烈足跡”等主題活動。全國古籍普查完成漢文古籍270萬餘部。
公報顯示,2020年末,全國共有各類文物機構11314個,比上年末增加752個,其中,文物保護管理機構3373個,佔29.8%;博物館5452個,佔48.2%。2020年末,全國文物機構藏品5089.10萬件/套,其中,博物館文物藏品4319.09萬件/套,佔文物藏品總量的84.9%。全年全國各類文物機構共舉辦陳列展覽29347個,比上年減少1355個。接待觀衆61631.7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53.2%。博物館接待觀衆52652.35萬人次,比上年減少53.1%,佔文物機構接待觀衆總數的85.4%。
2020年,“太極拳”“送王船”項目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中蒙俄萬里茶道申遺工作有序推進。文化和旅遊部完成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初評工作,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冊)項目保護工作實現規範化管理。深入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國非遺傳承人羣研培計劃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對249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記錄。建立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保護協同機制,組織實施黃河流域非遺調查,試點設立近40家非遺曲藝書場,設立河洛文化、景德鎮陶瓷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舉辦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全國非遺曲藝周”“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活動,支持各地舉辦“非遺購物節”、杭州工藝周、中國紡織非遺大會等品牌活動,推進“非遺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發佈12條全國非遺主題旅遊線路。
公報顯示,2020年末,全國共有國務院公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2項,共有文化和旅遊部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68名。全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冊)42項,位居世界第一。年末全國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2455個,從業人員16444人。全年全國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舉辦演出56117場,比上年下降22.0%;舉辦民俗活動12227次,下降28.0%;舉辦展覽16174場,下降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