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對印局部戰爭後,西方國家不敢輕易招惹我們!此戰有多硬?
1962年,中國對印度局部戰爭勝利之後。西方各國再也不敢輕視中國!
最近,有一位印度年輕人發出疑問,如今的印度國力強盛,爲什麼始終不敢正面硬剛中國呢?一位參加過中印戰爭的老兵給了他答案。
回憶起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老兵彷彿回憶了什麼噩夢一般,連話語都開始哽咽了起來。
作爲人民解放軍曾經的對手,他自然知道中國 人民解放軍的實力有多恐怖。
曾經的印度人自大地以爲,中國在抗美援朝之後無力再戰,沒想到解放軍還是以摧枯拉朽的攻勢,迅速打敗了印度軍隊。想起那漫山遍野的解放軍,那撲面而來的殺氣,老兵的眼眶都溼潤了。
那麼,印度到底是哪裡來的膽子,敢侵犯我國的邊境?
我軍的強力出擊,又給他們留下了什麼教訓?
對於剛剛恢復自主的印度,有膽量來挑釁我國的邊境,我方是十分意外的。不僅僅是因爲印度同我國一樣百廢待興,更因爲中印兩國在歷史上並沒有什麼大的矛盾。
準確的說,印度和我國在歷史上還是比較友好的。唐三藏不就曾經千里迢迢過去取了經,兩國的文化和經濟交流還是十分密切的。難道僅僅因爲英國的幾句話,他們就要不顧一切地挑起戰爭麼?
在這邊境問題的背後,有着許多西方國家的影子。兵戎相見並不只是因爲邊界問題,這背後的原因不是偶然。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都元氣大傷。在這一時間段裡,抓緊恢復國內經濟纔是各國的首要任務。
但是美國卻不這麼想,只要拖慢了敵人的發展速度,那我們不就快了麼?於是,他爲了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發展,想盡辦法慫恿印度反華。
畢竟他們的另一個盟友,國民黨十分不爭氣,灰溜溜的逃到了臺灣,使得美國在中國的多年經營一朝流產。
同時,由於朝鮮戰場上的失敗,讓美國人意識到了中國這個點子扎手。正面與中國再次發生衝突,顯然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
在冷戰格局形成之後,主動發起熱戰是十分不合理的,於是借刀殺人纔是美國真實的想法。
也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在中印發生邊境爭端之後。美國人做了兩手準備,一邊聯繫老蔣讓他抓緊時間反攻大陸,怎麼說也要給大陸造成一些壓力。
另一方面,美國使勁地拉攏印度加入美國的大旗之下。他們想用印度作爲棋子,遏制中國的發展。
此等陰謀如果成功的話,新生的中國便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對經濟民生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爲了達成這些目的,美國可謂是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就差他自己動手了。
爲了忽悠印度,1961年11月,肯尼迪邀請印度總統尼赫魯訪問美國。在會談中,肯尼迪把自己的忽悠大法發揮到了極致。
更是誇下海口,只要你們敢和中國發生戰爭,美國一定會想方設法支持你們的。肯尼迪並沒有欺騙印度人,畢竟不付出一點真金白銀,印度人怎麼會乖乖聽話呢。
從1959年到1961年,美國給了印度將近41億美金的經濟援助。
除此之外,在衝突發生之後,美國更是直接給印度運去了大量的武器和槍炮。印度的後勤能力較爲薄弱,美國甚至派出了許多大型運輸機,每天8個班次爲印度運輸軍事資源。
這幾乎是手把手教印度人打仗了,印度人如果還沒有膽子冒險那就太窩囊了。更重要的是蘇聯態度的轉變,讓印度覺得似乎到了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那時的蘇聯,由於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突然和中國交惡,兩國之間甚至沒有轉圜的餘地。
於是蘇聯直接撤走了對中國的所有援助,無論是軍事上、科技上還是經濟上,通通撤走。這給新生的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蹣跚學步的新中國剛剛在蘇聯的指導下學會了走路,剛走了沒幾步蘇聯就撒手了,直接讓中國摔了一個大跟頭。
除此之外,爲了削弱中國的實力,蘇聯也學起美國支援印度這個愣頭青。
他們把二戰時期淘汰下來的戰機一股腦的賣給了印度,爲了讓印度心甘情願的付錢,蘇聯同時還搭售了幾十架最先進的米格戰機。
冷戰兩大巨頭不約而同的支持自己,直接讓印度停在了槓頭上。這還不打,恐怕是下不了臺。
印度之所以敢入侵中國,他們還是在法理上找了一些藉口的,畢竟中印兩國邊界從未正式劃定。
長期以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逐漸形成了一條傳統邊境線,英帝國主義侵入印度後,印度成爲它對外擴張的基地。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殖民者出於同俄帝爭奪中亞的目的,開始將觸角伸向中國西部和西南邊疆。
1914年,在英殖民者召開的西姆拉會議上,由印度外事秘書英國人亨利·麥克馬洪主謀提出所謂“麥克馬洪線”,將中國9萬平方公里疆域劃入英屬印度版圖。
但“麥克馬洪線”是完全非法的,連曾經北洋政府和國民黨南京政府都沒有承認過他的存在,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產物。
1947年8月印度獨立後,尼赫魯政府就開始打起了中國邊境的主意。他們認爲西藏沒有完全解放,有可乘之機,同時在中印邊界上,可以挑起事端。
關於前者,印度曾於中央人民政府宣佈進軍西藏時,向中國政府提出措辭激烈的抗議,不要臉地將和平解放西藏稱爲“入侵”。
當西藏和平解放勢不可當時,又堅稱西藏和中國之間是“殖民地”與“宗主國”關係,試圖否認西藏的主權歸屬。
全國解放的事業怎麼會因爲印度人的叫囂而失敗呢?西藏全境解放之後,無論是怎樣的口舌之爭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了。
於是尼赫魯只能堅守“麥克馬洪線”,畢竟他也沒有別的藉口來挑起事端了。尼赫魯政府作爲印度的第一屆民選政府,似乎缺乏外交經驗。
他們天真的認爲,只要新中國不正式提出,那麼“麥克馬洪線”就是合法的,是中國政府所默認的事實,他們自然可以根據這個邊境線做出合理的軍事部署。
當時,正逢抗美援朝爆發,解放軍的兵力全部投入到了朝鮮戰場之上。於是印度覺得是時候開始全面向這條莫須有的邊境線推進了。
1953年,他們徹底佔領了“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全部中國領土。
1954年底,周恩來總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正式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可以說,中國已經在外交層面上暗示印度,你們得老實一點,不要再搞小動作了。
但印度人卻覺得,我方並沒有明確提出對邊境線的異議,那就是默認了印度方面的舉動。
於是,尼赫魯政府單方面的修改了地圖,按照“麥克馬洪線”重新劃定了邊界。似乎修訂了地圖,那塊地盤就正式歸屬了印度了一般,這位印度的開國總理已經固執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爲了防止中方的反撲,印度政府還在那些具有爭議的地區,建造了一系列的哨所。希望他們能夠形成一道防護網,隨時監視解放軍的行動。
1959年8月和11月,印軍先後侵入中國領土,造成郎久和空喀山口兩次衝突,使中印邊界局勢驟然緊張,而郎久衝突正是印軍越過非法的“麥克馬洪線”造成的。
針對印方越界事件,周恩來提出,願親去印度談判有關問題。中國政府覺得,之前並沒有精力來處理印度的這些問題,而現今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
不過中印之間並沒有完全不可調和的矛盾,因此和平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案是我們首要考慮的辦法。
1960年4月19日,周恩來抵達新德里,同尼赫魯進行了7次共20餘小時會談,但未取得任何實質進展。
在尼赫魯看來,印度能接受的方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在東段承認“麥克馬洪線”,在中段和西段將中國有效控制且印度從未到達的領土全部交給印度。
已經佔領的領土是他的,沒有佔領的領土也是他的。周恩來總理對於尼赫魯這種無恥的行爲逐漸失去了耐心,畢竟這可是將近 12 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都快有一個福建省那麼大了。
當時我國國內正面臨着自然災害,騰不出手來教訓印度。而印度也確實是受到了西方國家的蠱惑。於是,中國對待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容忍剋制的,和平談判始終是我們的第一選擇。
1962年,尼赫魯一意孤行,誤以爲中國國內經濟問題嚴重,國際壓力增大,揚言“以軍事力量”對付中國。
當年10月,印度派出了大量部隊向中國邊境出發。面對這種毫無底線的行爲,士可忍孰不可忍。
10月16日,中央軍委迅速決定:爲了打擊印軍瘋狂氣焰和侵略行爲,決心殲滅越過“麥克馬洪線”以北的印軍。
次日,毛澤東主持會議,正式決定進行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同日,中央軍委下達《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命令》。
反擊作戰發起後,解放軍很快在中印邊界東、中、西段三個方向取得重大戰果。沒有見過世面的印度人,哪裡是身經百戰的解放軍戰士的對手。
兩軍相接之後,短時間內印度人就被打得丟盔棄甲,倉皇逃竄。
在朝鮮戰場上,我們已經熟練掌握了調動優勢兵力,在局部戰場以多打少的戰法。印度士兵經常會覺得解放軍的隊伍似乎是無窮無盡的,經常會發生三個營對印度一個營的部隊窮追猛打的局面。
西方各國看着印度如此不經打,紛紛震驚不已。解放軍彷彿成爲了印度人的噩夢,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解放軍就把印度人所有的崗哨全部拆除,趕出了國境線以外。同時,解放軍方面還俘虜了大量士兵及高級將領。
隨後,解放軍的反擊作戰節節推進,印軍戰線處於崩潰之中。
11月21日,中國政府再次向世界宣佈,中國人民解放軍將於22日零時起全線停火。中國政府的這個決定,立刻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明明可以勢如破竹地打到印度本土,爲什麼又突然停戰呢?前一天西方各國還在感嘆印度彷彿是扶不起的阿斗,後一天又對於中國的做法摸不着頭腦。
實際上,這是中國領導人高超的軍事技巧和政治謀略的體現。我國和印度並沒有不可化解的世仇,狠狠的抽一巴掌打痛就可以了,並不用發展到至死方休的局面。過於深入的戰爭會嚴重地拖累我國的經濟,這纔是西方各國樂意看到的。
同時,通過主動停戰的做法,我國徹底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印度人也徹底沒了脾氣,乖乖和中國簽訂了“停戰協議”。
召之能戰,戰則必勝。中國的動員能力和軍事能力讓西方各國紛紛驚歎不已,究竟是多麼強大的軍隊才能做到這樣戰果,得罪這樣的一個國家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在這之後的那麼多年裡,也沒有一個西方國敢肆意挑釁中國,畢竟有着那麼多的前車之鑑,何必自找苦吃呢?
我國的底線一向是清晰的,不容挑戰的。對一個曾經遭受屈辱的國家、對一個正在奔向復興的民族來說,這一點毋庸置疑。
當年黨中央下決心施行對印自衛反擊,最基本的出發點就如此。打就要打狠打服,達到目標絕不拖沓戀戰。這樣的決策讓世界各國心服口服,無可指責,同時也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讓別有用心的分子,再也不敢輕易騷擾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