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億,黑石跑去買漫畫

作者 I 王露 吳瓊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黑石剛剛又出手了。

投資界獲悉,本週黑石集團正式宣佈——收購日本數字漫畫提供商 Infocom,交易金額2758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

我們對Infocom可能並不熟悉。但在日本,Infocom可謂家喻戶曉,幾乎佔據了日本30歲及以上女性漫畫的市場。但是近年來,由於其母公司業績低迷,如今不得已出售漫畫業務。期間,索尼、KKR衆多競爭者也報價,最終花落黑石。

此次出手,不僅刷新了黑石在日本私募股權投資歷史記錄,也締造了今年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權收購案。同時也揭開一個隱隱趨勢——當估值來到低位,也許正是掃貨的好時機。

120億,黑石出手 操刀今年日本最大PE併購

這一筆收購醞釀已久。

早在去年底,帝人集團就計劃出售持有Infocom股份事宜。資料顯示,帝人集團是日本化纖紡織界巨頭之一,業務涉及高性能材料、醫藥醫療、化工產品等方面。旗下Infocom最爲知名的業務是在線漫畫,也是日本 30 歲及以上女性漫畫市場的領導者。

由於材料等主營業務低迷,近年帝人集團業績不佳,因此試圖通過主攻核心業務來提高利潤,而以漫畫業務爲主的Infocom則成爲被放棄的部分。

今年2月,黑石參與了Infocom的第一輪收購競標。競爭是激烈的,彼時黑石的對手有12位,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全球性投資機構。

最終,黑石在多輪競標中擊敗了對手,被選爲收購方。根據公告,黑石此次將以 2758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收購Infocom。

此次要約包含兩部分——黑石從帝人集團手中以股票回購方式買下其持有股份,從帝人集團之外的其他股東處要約收購其股份,並將Infocom進行私有化退市。收購要約將從6月19日持續到7月31日。

談及此次出手,黑石日本私募股權主管 Atsuhiko Sakamoto 表示,“我們很高興與Infocom 開始合作,該公司擁有強大的信息技術業務和領先的數字娛樂平臺。我們致力於在日本投資高質量、增長型企業並將其打造爲市場領導者。期待幫助該公司探索新的增長途徑。”

“我們相信,黑石的投資過往、出色的數據分析能力以及與多家公司合作經驗將成爲集團中長期增長的主要力量源泉。”Infocom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Jun Kuroda 則補充說。

今年以來,黑石在亞洲大手筆收購接踵而來。5月份,黑石計劃收購印度食品巨頭Haldiram's的零食業務,估值高達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0億元)。

稍早前,港股上市的美妝護膚品牌歐舒丹傳出私有化的消息,潛在買家正是黑石。傳聞黑石集團和高盛資產將爲歐舒丹提供 15.5億歐元融資。

此次黑石下注日本也並非毫無端倪。眼下由於日元疲軟;同時隨着日本的大型財團逐漸聚焦主業,創造了豐富的非核心業務分拆機會,全球投資機構對日本企業的興趣激增。掃貨一幕幕正在上演。

正如黑石此次出手,不僅刷新了黑石在日本私募股權投資歷史記錄,也締造了今年日本最大的私募股權收購案。

KKR也來搶了

Infocom的漫畫業務,緣於一次無心插柳。

成立於上個世紀80年代,Infocom原本是帝人集團的信息技術部門,致力於爲外部企業開發信息管理系統。而從IT部門轉戰毫不相干的線上漫畫,是出於敏銳的直覺。

那是2006年,智能手機剛剛面市。彼時Infocom負責人注意到漫畫開始在手機裡出現,他意識到,“我們也能自己做。”在線漫畫平臺Mecha Comic橫空出世,用戶只需支付幾美分即可閱讀一章連載漫畫,平臺最受歡迎的作品是浪漫愛情、生活喜劇的少女漫畫。

之所以選擇女性作爲主要用戶,是由於公司的IT業務此前開發過受女性歡迎的鈴聲服務,擁有吸引女性羣體的營銷經驗。初代的APP產品,做到了即便在翻蓋手機的小屏幕也能看漫畫。

此後,他們開始製作原創作品,並運營多個IP,大受讀者好評。及時抓住了互聯網東風,Mecha Comic 成爲日本最大的在線漫畫發行網站之一。

無心插柳柳成蔭。截至2024年3月,公司財年綜合銷售額爲 845 億日元,漫畫業務部門淨銷售額爲571億日元,貢獻將近三分之二的營收。

說回此次收購,當中還有一段插曲:KKR、索尼也是收購Infocom的熱門候選人。

上個月消息傳出,索尼集團與日本投資基金 Integral Corp 聯合進行競標,KKR也對該項目有濃厚興趣,均參與了第二輪收購競標。

此前,KKR 投資了美國電影製作公司 Skydance Media。而索尼更是財大氣粗——2022年從AT&T手中以11.8 億美元收購了動漫流媒體平臺Crunchyroll,並將經典動漫影視化,其中有國內用戶熟知的《龍珠超》系列。

不過最後,花落黑石。對此黑石方面表示,未來將尋求從 Infocom 的漫畫家羣體中增加原創內容,圍繞女性讀者羣喜愛的主題開發更多作品——這一羣體的可支配收入正在不斷增長。

“擁有的原創內容越多,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就能將這些知識產權貨幣化。”黑石表示:“圍繞內容製作動畫或商品,這會是中長期的潛在機會。”

估值降到15年來最低,大併購風起

這是眼下PE豪門大掃貨的一縷寫照。

而第一步便是補充彈藥——

僅上個月,瑞典私募股權公司EQT宣佈最新一隻Buyout基金募集,總規模達16億美元,比原定規模超募兩倍多;凱雷也宣佈完成28億美元的凱雷日本第五期基金募集,專注日本市場收購策略;銀湖資本也再次打破紀錄,募到了一隻205億美元的併購基金。

更早些時候,來自英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Cinven募集一隻145億美元的併購基金;法國老牌併購集團PAI Partners的新基金募到71億歐元……目之所及,他們都在加速重倉大併購基金。

如此一幕幕,源自當下全球大併購火熱:掃貨的時機似乎到了。

此前晨壹投資分析,一方面,由於投資顯著放緩,PE行業已經累積了創紀錄的2.5萬億美元的可投資金,創歷史新高。另一方面,由於退出不暢,PE行業待售資產規模也創下了3.2萬億美元新高。

當然,更現實的原因在於——當標的估值迴歸合理區間,項目變得更便宜,PE抄底的號角吹響了。

KKR聯席CEO Scott Nuttall早前宣稱,“當前市場估值已經下調,與歷史上投資收益最高的時期相似,現在是入場的絕佳時機。”

泛大西洋投資聯席總裁Martín Escobari也有相同的判斷,“一級市場很多高質量公司的估值低到15年未見的水平。”

猶記得今年2月的年度業績會上,黑石掌門人蘇世民指出2023年是週期性底部。他判斷,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將更加頻繁地出售手中的資產,併購層面的交易活動將有所增加,黑石將在市場復甦、投資標的價格開始上漲之前加大投資力度。

覆盤2024年一季度,黑石的投資金額比去年同期翻番,着實讓人大吃一驚。

於是可以看到這一幕:海內外PE排隊爭搶優質標的。

正如日本肯德基被凱雷收購之前,潛在買家雲集;黑石要收購的Haldiram's,也面臨着貝恩資本與淡馬錫的競爭;還有歐舒丹、新秀麗、Dr. Martens一衆知名消費品牌打算私有化,黑石、凱雷、CVC資本、KKR、貝恩資本、高瓴、春華資本、德弘資本等海內外PE獵手摩拳擦掌。

熱鬧正在另一邊上演。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王露 吳瓊,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