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爲什麼減肥後維持體重會很難?

11月19日(星期二)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爲什麼減肥會很難?脂肪細胞存在與肥胖相關的“記憶”

研究表明,即使經歷了劇烈減肥,人體脂肪細胞仍可能攜帶與肥胖相關的“記憶”。這一發現或許能夠解釋爲什麼在完成減肥計劃後,保持體重並不容易。

這種“記憶”是由於肥胖經歷引發了表觀基因組的變化——一種通過在DNA和蛋白質上添加或移除化學標籤來調控基因活性的機制。對於脂肪細胞而言,這些基因活動的改變可能阻礙了它們正常功能的發揮。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最近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這種基因損傷及其活動變化在體重恢復到健康水平後仍會長期存在。

表觀基因組學專家表示,儘管我們早已知道體重減輕後身體傾向於重新回到肥胖狀態,但“關於這一現象爲何以及如何發生,依然像一個黑盒子”。這項研究揭示了分子層面上的具體機制。

然而,一些科學家指出,這篇論文尚未直接證明表觀遺傳改變是實驗小鼠身體變化的直接原因。儘管文章列出了脂肪細胞表觀遺傳改變的具體表現,但要確認哪些變化驅動了脂肪細胞的“記憶”仍具有挑戰性。

《科學》網站(www.science.org)

研究發現章魚快速變色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最新研究,章魚等頭足類動物進行快速變色的過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許多章魚能夠在瞬間從棕色變爲紫紅色(或其他多種顏色),以迷惑捕食者或悄悄接近獵物。爲探索這種僞裝能力的代謝成本,美國沃拉沃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從紅寶石章魚身上提取了17個皮膚樣本,並將其暴露在閃爍的藍光下,刺激色素細胞的擴張和收縮。研究人員使用定製的呼吸計測量了細胞在這一過程中氧氣的消耗量,進而估算了觸發顏色變化所需的能量。

研究人員進一步計算,一隻100克重的紅寶石章魚在一次激活所有色素體時消耗的氧氣大約爲每小時219微摩爾(umol),幾乎相當於其靜息代謝率每小時237微摩爾的水平。換句話說,變色所需的能量相當於章魚休息時進行所有其他生物功能所需的總能量。

研究團隊認爲,僞裝的高昂代謝成本可能解釋了爲什麼許多章魚會花大量時間躲藏在洞穴中,以及爲什麼生活在極暗深海的章魚色素體系統的活躍度較低。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雙重人格”型領導對員工傷害更大

比虐待型老闆更糟糕的,可能是一位第二天試圖通過示好來彌補自己不良行爲的老闆。這是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最新研究得出的重要結論。研究表明,當領導者在友好行爲和不當行爲之間搖擺不定時,員工的士氣和工作表現會顯著下降。

這項研究發表在《應用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上,基於對美國和歐洲650多名全職員工的調查與實地實驗。結果表明,當上司虐待員工時,員工的工作表現會受到負面影響;但當上司在虐待型和道德型領導風格之間反覆切換時,負面效果更爲嚴重。

研究首次揭示,即使員工沒有直接受到領導者不當行爲的影響,“雙重人格”型領導也會對整體工作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研究發現,當主管自己的上級在虐待型和道德型領導風格之間反覆切換時,這種不穩定性會增加員工的不確定感,並削弱他們對主管能力的信任。

對於企業而言,這項研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啓示。研究人員強調,“當領導持續施暴時,組織通常會採取干預措施;但對於偶爾表現出施暴行爲的領導者,組織往往更寬容。然而,這項研究顯示,間歇性的不良行爲實際上對組織的危害更大。”

2、基於血液的可再生材料爲3D打印植入物鋪平道路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利用肽分子引導組織自然癒合關鍵過程的活性材料,這項創新成果旨在增強組織再生能力。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

人體的大多數組織已經進化出在受損或骨折後再生的能力,但這種癒合通常僅限於體積較小的損傷。癒合過程極爲複雜,最初階段依賴液態血液轉變爲固體再生血腫(RH)。再生血腫是一種包含關鍵細胞、大分子和協調再生因素的豐富而活躍的微環境。

研究團隊採用自組裝技術,將合成肽與患者的全血混合,創造出一種模仿自然再生血腫功能的新型材料。這種材料能夠利用自然癒合機制中的關鍵分子和細胞,增強其結構和功能特性。

這種新型材料不僅易於組裝、操作,甚至可以進行3D打印,同時仍然保留了天然再生血腫的功能,例如血小板行爲、生長因子產生,以及對癒合至關重要的細胞招募能力。通過這種方法,研究團隊成功在動物模型中利用動物自身血液修復了骨骼損傷,爲開發個性化再生血液產品鋪平了道路。這種產品未來可能成爲治療創傷和疾病的有效療法。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新型減肥藥能提高能量消耗且無副作用

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描述了一種新型候選藥物,該藥物能夠降低食慾,同時不減少肌肉量,並避免噁心和嘔吐等副作用。此外,與現有治療方法不同,這種藥物還能提高身體的能量消耗能力,即增加燃燒卡路里的速率。

目前基於腸促胰島素GLP-1的藥物(如司美格魯肽)通過降低食慾和減少總熱量攝入來實現負能量平衡。然而,科學家們認識到,提高身體燃燒卡路里的能力可能是另一個重要方向。特別是最近的研究表明,人類在休息時燃燒的卡路里量較幾十年前有所減少。然而,現階段尚無臨牀批准的安全方法來增加能量消耗,相關研發也極其有限。

在這一背景下,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團隊開始探索激活神經激肽2受體(NK2R)的潛力。他們通過基因篩選發現,NK2R在維持能量平衡和調節葡萄糖水平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實驗結果顯示,激活NK2R不僅能夠安全地增加卡路里燃燒,還能降低食慾,且未觀察到噁心等副作用。

在針對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中,激活NK2R還表現出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效果,進一步證實其在減輕體重和逆轉糖尿病方面的潛力。

這一突破可能爲開發下一代減肥藥物奠定基礎,提供更有效且耐受性更好的治療方案,爲全球近4億同時患有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人羣帶來希望。

2、元素週期表的終點在哪裡?超重元素提供了線索

化學元素週期表的終點在哪裡?哪些過程決定了重元素的存在?最近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鐨(100號元素)不同同位素的原子核結構進行研究,爲這些問題提供了新見解。

國際研究團隊利用最先進的激光光譜技術,研究了鐨原子核的電荷半徑變化,發現隨着中子的增加,鐨的核電荷半徑逐漸增大。這表明,在這些重元素中,局域核殼效應對核電荷半徑的影響較弱。

來自7個國家的27個研究機構參與了此次合作,研究了壽命從幾秒到100天不等的鐨同位素。他們利用GSI/FAIR加速器設備生產了這些短壽命同位素,每分鐘僅生成幾個原子用於實驗。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專門設計的激光光譜方法,測量這些原子核的電荷半徑。鐨原子被捕獲在氬氣中,通過吸收電子形成中性原子,再通過激光進行探測。

研究表明,鐨同位素在中子數152時的核電荷半徑呈現穩定且均勻的增加趨勢。通過將實驗數據與現代理論核物理模型的計算結果進行對比,研究人員進一步解釋了潛在的物理效應。儘管計算方法存在差異,但所有模型的結果均與實驗數據高度一致。

這一實驗方法的改進爲探索中子數152及以上區域的重元素和超重元素提供了新可能,併爲理解這些元素的穩定性邁出了重要一步。正在進行的研究或將揭示核殼結構的微弱效應,進一步深化對元素週期表極限的認識。(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