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分科測驗/自然科考題趨勢、時事科普一次看!學測生物首見「新題型」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將在7月12日(五)與7月13日(六)舉行。考場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在7月12日(五)與7月13日(六)舉行,第一天考物理、化學、數甲與生物,第二天考歷史、地理以及公民與社會,考試時間均爲80分鐘。《聯合新聞網》整理了今年學測自然科的「考題分析」、詳述相關領域新聞的「圖表看時事」,以及增進科普知識的「科學人雜誌」,幫助考生快速掌握考題趨勢。
113年分科測驗考程。圖/翻攝自大考中心
【考題趨勢分析】【圖表看時事】【科學人雜誌】
▌考題趨勢分析:
以下整理今年學測自然三科的考題分析,物理的難度適中,試題章節分佈均勻;而化學考題較有挑戰性,計算份量重,有不少選項涉及高二、高三的選修內容;生物則出現創新的考試題型,對不熟悉的考生來說較爲棘手。考生可藉此分析考題的方向及趨勢,並調整備考策略,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物理】
今年學測的物理試題簡化計算量,着重分析與理解,以及圖表的判讀。教師羣認爲整體的難度較去年適中,有不錯的鑑別度。此次試題章節分佈均勻,電磁學的題目較多,有跨科別的實驗情境探究,學生在大量閱讀後理解科學文字才能正確回答問題,對科學素養能力較高的考生相對有利。
審題教師指出,非選擇第43題將探究與實作的「研究與規劃」融入試題,要求考生寫出變因並預測探究結果,第46題要求考生繪製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函數圖形,都是學測物理試題首見的創新設計題型。
非選擇第46題要求考生繪製電流隨時間變化的函數圖形。圖擷自大考中心
【化學】
化學方面,教師羣認爲試題考題難易度偏難、計算份量重,再加上基本題太少,很多題目都需要實驗的數據和圖表來判斷答案,對只具備高一範圍的學生來說,做題會有一定難度,且有不少選項考到高二、高三選修化學內容,建議未來學生不要把讀書重心放在高一。
相較於去年,化學科探究與實作試題由1題增爲4題,試題大體上仍承繼以往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應用,部分試題具有跨科特性,如第50題結合地球科學科、第51題結合生物科之概念。另外,單元章節分佈不太均勻,多集中在化學計量、氧化還原和化學鍵。
【生物】
生物試題題幹長度適中,考覈學生的閱讀和擷取資訊能力,尤其在圖表判讀上也需用到探究與實作的能力。生物科題目維持廣泛多元的特色,如mRNA疫苗、飼料換肉率等生活題材,跨科題組則包含捕蠅草的機制,第7題考吃尼龍菌和尼龍工廠廢水池,橫跨5個章節的概念且選項誘答力高,屬於中偏難且高鑑別度題目。
生物老師遊夏指出,本次生物題目很新但缺乏參考試題,導致學生作答困難,嚴重拖延作答時間。其中,第40到43題的捕蠅草題組是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題型,學生需寫出實驗設計、假設、結果推論等等,相當困難。此外,教師羣認爲,部分內容超出必修生物課程內容,如第3題細胞學說考題的C選項,涉及選修生物有關造血幹細胞的內容。
113學測自然試卷中,第40到43題的捕蠅草題組是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題型。圖擷自大考中心
113學測自然試卷中,第40到43題的捕蠅草題組是過去從來沒有出現過的題型。圖擷自大考中心
▌圖表看時事:
・圖表看時事/921後規模最大…403花蓮強震各地傳災情 圖解地震成因
四月三日上午七時五十八分,臺灣發生規模七點二強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廿五公里處的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十五點五公里,花蓮最大震度六強,宜蘭、苗栗、新北、彰化、臺中、臺北、桃園、南投、新竹均達五級,氣象署表示是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底下所造成...
「逆斷層型」強震奪9命 製表/生活中心、地方中心、司法社會中心
・圖表看時事/中研院首創山區氣候推估模式 一圖看全球「暖化加劇」的17山脈
全球氣候持續暖化,但因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讓山區氣候變化難以量化,中研院研究團隊透過熱力學原理、氣候資料庫,不僅首創山區氣候速度估算模式,更首度發現美國阿拉斯加育空的乾旱地帶等全球十七個區域的山脈等溫線,正以每年逾十一點六七公尺的速度上升,上升速度遠超過先前估計,意味着暖化程度加劇,對高海拔生態避難所的物種構成巨大威脅...
全球17處暖化最嚴重山區 製表/葉冠妤、羅方妤
・圖表看時事/3年拍到79次 花蓮卓溪黑熊族羣增…一圖瞭解臺灣黑熊現況
近年花蓮卓溪鄉偶有臺灣黑熊出現,爲此,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從二○二○年起,和花蓮縣卓溪鄉的部落合作,近三年來,透過自動相機共拍攝到七十九隻次的臺灣黑熊,藉由身體特徵與胸前斑紋,至少可辨識出廿只不同個體,顯示該區域黑熊數量多且穩定,這也讓卓溪鄉成爲全臺已知黑熊數量最多鄉鎮...
花蓮卓溪鄉淺山 臺灣黑熊現蹤。(製表/李柏澔)
》》點我看所有圖表看時事
》》點我看所有圖表看時事
▌科學人雜誌:
・科學人/賴牀反而有助提振精神? 學者曝長期賴牀者最佳「貪睡時間」
經常按下貪睡按鈕的人每晚睡眠時間只減少大約六分鐘,而且這樣的行爲不會讓人在早上感到昏昏欲睡或影響早上的情緒。賴牀示意圖。圖/Ingimage
當鬧鐘在清晨響起時,你會忍不住按下貪睡按鈕,蜷縮在溫暖的被窩裡再睡幾分鐘。這種不斷抗拒起牀的行爲通常認爲是一種壞習慣,不僅會讓人懶散開始新的一天,還會造成睡眠片斷化因而有害健康。但最近的研究成果與此觀點相反。
・科學人/瀕危動物也分等級?超Q插畫帶你認識8種臺灣瀕危動物
1980年代後,全球保育意識擡頭,1989年臺灣開始實施「野生動物保育法」,明令禁止狩獵、宰殺、販賣保育類動物,並避免破壞自然環境。但人類的活動對生態系造成的影響已無法輕易扭轉,產業發展與人們居住地區的持續擴張仍對物種造成生存壓力。
・科學人/從寶林茶室食安新聞 看媒體應如何與科學家合作?
今年3月下旬發生的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至今仍有不少報導。仔細觀察這些報導,會發現與以往食安事件不同,後續新聞在事件發展的時序中,多未偏離事實。然而其中聳動、駭人聽聞的內容也不少...
》》點我看所有科學人雜誌
》》點我看所有科學人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