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208真能實現月月領10萬?達人「這1類人才適合」:若遇黑天鵝恐大虧

市值型ETF雖然長期報酬優於高股息,但股價往往會隨着大盤波動而受影響。臺股示意圖/中央社

今天偶然看到一位網紅提到的一個論點,覺得很有意思,就提出來讓大家參考!他的標題是隻買富邦臺50(006208)「月月領10萬元」,因爲這位我以前還蠻喜歡看他的YT,口條非常清晰,所以,認真看完他的想法及作法,然後提出我個人的一些建議。

她提的做法如下,方法一:股息版(用市值型006208來達成),也就是約4000萬的存股,要能達成每月領10萬的被動收入,用需要的張數,去查了一下集保交換所人數,沒幾個人達成。

我要說的是,當你擁有這樣規模的資產時,會考慮其他的方式,很多網紅就是因爲他還沒有達成,喜歡用數據去模擬,就常會與事實偏離的狀況。

方法二:用賣股來達成,裡面沒詳細交代,賣股詳細的程序,相信他應該也沒實際做過。

我提出幾個疑點,賣股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可能會損失本金的規模。依據他的說法是依據平均數據,將每年的獲利(資產利得)賣掉,取得相當的被動收入,那下跌的那幾年,如果這樣做,可是賠錢賣股,那是不是就傷到本金了?那如果不賣股,就沒有被動收入,是不是很兩難?

小結:

1、市值型的平均績效數據通常優於高股息型,這沒什麼好辯論的,但如果在市值型大跌的那幾年(例如新冠病毒那幾年),如果你要靠賣股,取得需要的被動收入,那一定會蒙受不小的損失。

2、賣股本身股數減少。他們以理論去算每年的成長率,把賺的資本利得賣掉,理論上沒損及本金,但事實就不是這樣;如果真的是平穩的股票,那是可以,但往往股市就不會沒有波動,大概每3年左右,就會給你一個不大不小的驚嚇。

所以,當景氣不好時,賣股取得被動收入,會直接傷到本金的規模。

市值型沒有不好,適當配置也能增加你的報酬率,但不太適用於需長期要穩定收入的族羣,比較適合有穩定的主動收入(例如上班族或幫小孩存未來教育資金),平常不會動用,至少存個5年以上,當大漲時一次提領,會是比較好的模式。

那同樣的本金規模4000萬,我們用高股息ETF,可以取得多少被動收入呢?我們用7%來計算,可以約得23萬/月。

不要說7%太高,高股息以平均6~8%是差不多的數據,市值型都可以用平均來算,我用7%來算,絕對不是美化數據,而且如果加上覆利效應,也不會只有7%。

如果你看過我以前的文章,這是用傳統的方法3,若你用我的方法4,那數據可能是好幾倍。

◎本文內容已獲泰北哥聊財經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